清明观影
江阿姨荐了部一个半小时的[默片],让我说说感受,我同意了。我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因为我很喜欢这部动画,并且颇有带入的感觉。但是我并没有反复看了很几遍,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开不了口,我想我对这部影片并没有真的看懂。
我说一些有关形式的话:
动画片这个题材现在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了。今春的哪吒闹海似的,哪个平头不激起一点它的浪花?这实在是一部很有特点的电影。里头的角色甚至都没有人,唯一的人声除去配乐只有我的世界村民音效。粗犷的手绘线条与天马行空的设定让颇像烤肠的主角小狗与简笔画机器人也能让观众稀疏平常地接受——毕竟是动画片。 关于配乐和分镜我是一窍不通的。老歌 9 月和 happy 刚好和影片时间相切,也让我这个 21 世纪的人频频点头,这些老东西就像是一股泉水,汪汪地向前流去,岸旁年年的青苔都要受它润泽,沾点水珠。我看到片中人狗离别镜头很想截图,看片尾隔空共舞的画面忽然非常感动,这一段演出充满了浪漫的色彩。机器人频繁的做梦和闪回,这种设计挺容易赚眼泪,很特别,真是美。很感谢江阿姨的安利。
我上面的的一些看法其实都是从故事里来的。对于动画片我动心的还是它的故事。
儿童观察世界总是天真的。没想过一人一狗的故事怎么会让一群大人掉眼泪。
你独自生活,日子平淡孤独,总是熬夜,有人觉得你天性孤僻,但是我知道,妳是一只粘人的小狗。
《机器人之梦》无疑是一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
圆脑袋机器人和小狗共同度过了许多欢乐时光,直到一场意外让机器人因接触海水而生锈,被迫留在沙滩上分离。即便如此,只要能在梦中见到小狗,机器人依然会哼着愉快的小调奔向它,渴望重逢。而小狗在拯救行动失败后,将海滩重启的日期醒目地贴在冰箱上,日日期待着。它会梦见雪人长出机器人的脸来拥抱自己,也会在万圣节时幻想机器人突然出现。期间机器人也在沙滩上遇到了可爱的小鸟朋友,就像小狗放风筝时结识的鸭子姐姐一样——那个拿起电话想打给新朋友的瞬间,多么真实而动人啊。
可惜,这些新朋友最终都如候鸟般离开了。在被迫分离的日子里,他们都经历了各自的成长:原本宅家的小狗开始尝试各种户外活动,机器人则始终以纯粹的善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他们都学会了向前看,但那些藏在梦境深处的思念,却永远那么鲜活。
最后,小狗买下了一个很像机器人的小黄人——也许是因为它勾起了回忆,又或许仅仅是因为价格更实惠。与此同时,圆脑袋机器人也和黄鼠鼠伙伴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小狗带着小黄人去海滩时,会细心地为它涂上防晒剂;而机器人也学会了温柔的相处方式,明白了牵手不能太用力。他们各自在新的生活里,保留着过去的痕迹,却也适应了不同的节奏。这样的结局既不是完美的重逢,也不是彻底的遗忘,而是一种带着遗憾的成长。
关于故事的结尾,反复梦见的人是否还会重逢?电影最后的宣传语似乎暗示了什么。再见时机器人又做了梦,在梦里它激动地冲向小狗,方脑袋的障碍物在梦中根本不存在——只有观众能看到它脸上那一抹悲伤,而圆脑袋机器人只顾沉浸在重逢的喜悦里。直到某个瞬间,障碍物突然具象化:是黄鼠鼠!机器人猛地惊醒:“等等,我现在有人陪了,这该怎么办?”番茄酱打翻的瞬间,现实回归。
它试着播放和小狗曾经最爱的音乐,快乐确实回来了——小狗也是。但当真要对视时,机器人却本能地躲开了。墙上与黄鼠鼠的合照、彼此喜欢的歌单、日常的关怀……这些细节让它意识到:比起过去的羁绊,它更珍惜现在的陪伴。
小狗或许是最遗憾的那个,但这不是任何人的错。机器人失忆前确实忠贞地等待过;恢复记忆时,对黄鼠鼠的爱早已成为当下更真实的选择。而小狗,在能力范围内尽力了,最终也学会了与回忆共处。
这个结局不算HE,也不算BE——它只是诚实地呈现了生活的逻辑:有些相遇是为了告别,而有些告别,是为了让彼此走向更合适的未来。毕竟,能够相遇就已经十分美好了。
我很喜欢这个温暖的故事,谢谢江阿姨,祝她好。